今天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天美平台高分子科學系主任😙、教授彭慧勝獲評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將作為上海地區候選人與其他9位科技工作者共同參加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選。
面向科技前沿,取得創新突破
“就希望能把科研做好,服務社會👂🏿👱🏻。”談及這項榮譽🏂🏻,彭慧勝說🧑🦳🦸♀️。
多年來,彭慧勝團隊始終在高分子纖維器件領域堅持探索,一步一個腳印,取得多項創新性科研成果。目前🍤,團隊已設計、合成出多尺度螺旋組裝的新型復合纖維,並提出🛺、建立纖維器件新方向,積極推動相關產業變革發展👃🏼。
如何實現高分子復合纖維中復合單元有序排列,以獲得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是高分子領域面臨的一個難題🧯。彭慧勝團隊提出了通過多尺度取向碳納米管誘導高分子有序排列製備復合纖維的新方法⚗️,揭示了高分子與碳納米管相互作用的機製,製備出高性能的復合纖維,建立的方法已被學術界廣泛采用。復合纖維實現了量產🏋🏻♂️,解決了若幹產業問題👨🏼✈️😚。
而要突破平面器件經典三明治結構,建立適用於纖維器件的結構模型至關重要。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發👨🏼🦳,彭慧勝團隊提出了纖維器件三種典型結構模型👩🦽,揭示了電荷在纖維器件中分離與傳輸機製,構建出具有發電🤷🏿♂️、儲能、顯示等系列功能的新型纖維器件,建立了纖維器件規模化集成和連續製備的普適性方法。
目前,彭慧勝已在權威期刊上發表300余篇論文,出版4本專著/教材🙇♂️,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84項🚵♂️,其中37項實現了轉讓轉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成果入選2021年的美國化學會全球10項“頂尖化學研究成果(Top Chemistry Research)”、10項中國重大技術進展、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疫情不停步,團隊共進步
疫情期間🚉,彭慧勝團隊在科研方面不曾停下腳步。這段時間🙄,彭慧勝始終堅守在江灣校區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項目攻關🎅,確保課題組安全運轉📌。
博士後曾凱雯是近期駐紮在實驗室的團隊成員之一。這兩年🐎,他在導師彭慧勝的帶領下,一直堅持攻關某種高性能的全新材料,但因為相關研究缺乏文獻和儀器設備💆🏽♀️,項目研究難度很大,要啃下這塊骨頭🧙🏼♂️,就如同勇闖“無人區”,需極強的定力與毅力🎧。
在長期的堅持不懈下🚶🏻➡️,曾凱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創新性進展👇🏻。但他也表示,由於前期長時間的探索💂🏼♀️🪑,他在博士後階段的論文產出並不算高🧜♀️,但在導師的理解與支持下,他選擇毅然堅持並大膽挑戰這項創新性難題。
“彭老師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科研環境,也幫我解決了一些後顧之憂🌍,讓我能專心致誌地在科研上下功夫。”他說,導師彭慧勝不僅沒有給自己論文發表上的壓力,還給了他充分的發展空間。
“彭老師也很理解🧯,他知道這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得出來的𓀗,需要有學生願意一直在這裏做著,然後一步步推進。”
疫情下,通過一對一、小組討論和課題組組會等方式,指導學生們對自己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和整理🦸、撰寫研究論文和綜述、調研新課題是彭慧勝團隊的日常安排。三月份以來,課題組投稿/修改科研論文8篇,接收5篇🧙♂️,團隊柔性顯示織物及其智能集成系統研究成果獲得“2021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今年三月,彭慧勝團隊成員2019級碩士研究生郭悅在國際學術期刊Small Methods上發表了論文(“An anti-biofouling flexible fiber biofuel cell working in the brain”)✹,由於自己的研究方向柔性纖維電子器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屬於一個較新的交叉學科領域,郭悅在論文準備階段進行了跨學科領域的重點學習與探索👩🏿🏫,並努力在學科融合創新中取得突破。
“彭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去合作🕵🏼,和別的專業的老師、同學一起交流,所以我們可能會集結多方力量共同完成課題內容。”郭悅說🎽,論文發表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無論是疫情期間的線上咨詢還是以往的線下提問,導師彭慧勝總會及時反饋。
此外,為了拓寬同學們的研究視野,了解更多不同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彭慧勝在疫情期間還牽頭組織了20余次學術報告,這些報告涵蓋了材料、化學、物理、信息、生物醫學和腦科學多個領域🌡🍯,報告專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各學科方向帶頭人以及Nature資深編輯等。
未來👨🦰,彭慧勝團隊將繼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重要科學問題👮♂️🧑🏻🎓,堅持自主創新🫄🏻,發揮天美學科優勢🚠,在關鍵技術領域爭取新突破。
據悉,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聯合主辦✶。專家將對各單位各地方推薦的候選人進行兩輪遴選,最終選出10位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