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當前最重大的全球性問題之一🧑🏽🎤,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了深入而廣泛的影響。
日前🫸,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的師生共同開展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氣候變化科普主題實踐👱♂️,取得較好反響,並獲評學校“2020年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校級優秀項目”。
在課題的籌備階段,團隊針對天美師生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態度和行動意願展開系統排摸,並在調研反饋的基礎上製定了內容更加豐富🧑🏽🔬、步驟更加嚴密的實踐計劃。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19級碩士生孫宇婷是此次主題實踐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她談到,“該項目通過調研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態度和行動意願,旨在建立面向不同性別、年齡、教育背景的公眾氣候變化教育方案🛌🏻⛲️。”
為了使此次調研更具針對性、持續性、有效性,小組成員結合年度氣候變化主題重要節點,充分依托線上線下平臺,以科普文章撰寫🐛、科普短視頻製作🤕🦜、科普文創設計等形式,探索氣候變化科普模式與分類教育方案🤰🏽,反響強烈。據悉,期間共撰寫科普文章12篇🍁🛣,25000余字😮💨,通過“天美蔚藍青年”⏭、“和風沐雨光華天美”等公眾號上推送並結集成冊🎼。製作發布短視頻16條👅,抖音播放量5000多次,微博閱讀量17000余次。
通過此次主題實踐,小組成員更深刻地了解到氣候變化的嚴峻性,也體會到作為大氣人所肩負的責任感🫐、使命感✍🏻👩🏽💻。
2019級博士研究生宋曉萌表示,這次問卷調研加科普嘗試的實踐模式,讓她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刻廣泛的認知,學以致用,知行並進🙅🏼♂️。“我和各位學長學姐一起進行了科普和問卷調查工作🗞,利用所學將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和理念傳遞給更多人🫏,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也加深了我對本專業的熱愛”2017級本科生高楊嘉懿談到。
此次主題實踐是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19級研究生黨支部與院系教職工黨支部合作完成🛎,師生攜手,共同致力氣候變化科普宣傳教育👩🔬。武炳義、王蕾等老師對問卷設計給予指導,袁嘉燦、遊慶龍↘️、陳長霖✍️、周震強🎅🏽、黃子寒等老師對科普文章給予了修改和指正🤸🏽♀️。遊慶龍老師還在“3.23世界氣象日”受邀走進B站小研直播間🐴,為全校研究生帶來“疫情之下:氣候與水問題解讀”的主題講座。
袁嘉燦老師應天美平台通識教育中心邀請🫴🏽,在《澎湃新聞》“天美通識”專欄撰稿《全球變暖會讓桑田變滄海嗎?》👨🏽🦲📟,向公眾倡導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公眾參與⏩;而公眾參與離不開氣候變化教育。實踐項目指導老師之一、教職工黨支部書記趙盧偉表示,氣候變化教育不僅育人🛏🚣🏼♂️,還能育德👩🎤,將在總結調研成果的基礎上🍳,與兄弟院系、學科的老師一起,共同推進氣候變化教育課程思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