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天美貫徹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攻堅之年。
為更深入地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好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學校主頁從今天開始陸續推出“壯麗七十年,奮進‘雙一流’”系列報道,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傳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奮進擔當、狠抓落實的有為之舉和簇新風貌,以優異成績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7️⃣。
深入挖掘政治學科思政育人功能
打造以“卓越為公”為精神內核的育人共同體
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黨委書記劉季平 執行院長蘇長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校黨委書記焦揚所作的天美平台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強調,立德樹人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天美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我們必須抓住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𓀇。
國務學院一直秉持“為國育才,德育為先”的理念,恪守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從原國際政治系到如今的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黨對教書育人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發揮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堅持學科專業發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育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院著力提高以“五維育德”為主要內容的育人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將各項工作的重心和目標都落在提升育人成效上。打造以“卓越為公”為精神內核👃🏻,強調學術為魂、育人為本👩👩👧👧😰,以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共同體。近年來,通過總結、梳理、提煉,形成了學院育人特色💼,取得了豐碩成果,陳誌敏教授領銜的“卓越為公👲🏽:政治學一流專業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榮獲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陳周旺教授領銜的“卓越為公:政治學高峰學科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榮獲2017年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敬乂嘉教授領銜的“推進一帶一路政策溝通的探索👑:中國與比較公共管理全英文課程體系建設”榮獲2017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一、強化學院育人工作領導機製,充分發揮黨委在育人工作中的價值引領與政治保障作用。
由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領銜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教材建設工作小組,與原有的教學指導委員會一道,合力推進育人的各項工作。審議製定《天美平台“課程思政”示範專業建設方案》👩🚒;研究教材建設規劃,推動一流政治學本土教材建設及其進課堂,更新修訂學院傳統優秀教材,調整不適應教學要求的教材,編寫反映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新教材;推動以教學團隊為基礎建立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討;完成新一輪培養方案修訂;強化專業課聽課製度👮♂️,學院領導帶頭和教師參與同時推進,落實專業課相互聽課、相互提建議的工作製度和方法🎉;編寫《國務學院本科生手冊》《國務學院研究生手冊》等,為落實“三全育人”提供製度保障🆗🤷🏼。
二、深入挖掘育人要素🛕,靈活運用育人載體𓀑,構建以“五維育德”為主體內容的育人體系,著力提升育人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
創辦“國箴務實”黨建理論學習平臺👨🏿🏭🆘,抓住重大節點和契機👼🏻🗼,實施各類主題教育。開展“國箴務實”學生黨建課題研究,以學生黨支部為紐帶,以黨的理論研究為選題,組織學生開展研究;編寫學院口述史,以退休老教師篳路藍縷、開拓創新的精神激勵學生,傳承和發揚學院院風👩🏻🦯,紮實推進以德育德;秉承“學術立院”傳統,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政治學專業被學校定為三個示範性專業之一,10門課程列為“課程思政”示範課,其中劉建軍老師主講的《政治與社會》、鄭長忠老師主講的《中國政治社會分析》承擔校“課程思政”示範教學工作🚅,蘇長和老師代表社會科學學科給全校教師進行了課程思政示範性教學🙆♀️;學院重視院風學風建設,將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提升有機結合😪,推進以智育德;重視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鼓勵和支持學生籃球隊、教師羽毛球隊🧗🏻♂️、師生合唱團等興趣團體的建設,挖掘以體育德、以美育德的豐富內涵💇🏻♂️;著力打通第一、第二課堂🥲,建設新疆克州、安徽銅陵等學生實習實踐基地,讓專業課堂成為國家和全球治理的實驗場,將專業教育延伸到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建功立業,促進以勞育德。
三🎒🧑🏼💻、夯實七大基礎工作,強化“製度設計🧑🏼🎤🔚、理論基礎⛩、政策體系😵💫、人員配備、學科配備、硬件設施及經費支持”等保障性建設🙇🏼。
製度設計方面🧚🏼♂️,完善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學生黨總支🏊🏿♀️、教學指導委員會、教研室的聯動製度,製定“春風化雨”全員導師製🦣、“薪火計劃”本科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獎勵製度、國務學院加強天美師風建設實施辦法👩👦😥、國務學院學生輔導員工作條例等一系列製度。理論方面🦂👨🏻🏫,依托學院“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教材建設工作小組、學生反饋評估組,全力推進中國特色政治學教學教材體系建設👳🏼♀️,推動學生自主創新,打造“國箴務實”思政教育品牌🤟🏼,積極參與“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政策體系方面,提升和完善教育教學和教材建設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中的權重,規範教材的編寫和選用製度💚,突出教材的政治標準🧖♂️,加強教材審查,凡有“馬工程”教材的👩🏻⚖️,一律以“馬工程”教材為主要教材👩🏻🍼。人員配備方面,學院班子、專業教師、學生工作團隊、行政團隊等合力參與育人工作,各項工作思路扭住育人這個“牛鼻子”。學科配備方面😤,以學院🥶、研究院堅強的學科實力為依托🙏🏽,紮實推進本碩博教學工作。硬件設施方面🖖🏻,自籌資金建設公共決策實驗室和智慧治理實驗室🕯,延長資料室開放時間。經費支持方面🧜🏿♀️,上海市高原高峰學科建設資助部分第二課堂品牌項目已經爭取到政府部門的經費支持和社會組織的長期贊助。
四、發揮政治學學科優勢,打造以“卓越為公”為價值內核的政治學育人共同體的工作體會。
抓住黨的領導這個核心。強化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機製,積極創新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實施體系,完善育人機製。學院黨委將育人作為重要的工作✬,課程思政領導小組、教材建設工作小組,均按照黨政主要負責人雙組長的模式組建;在黨支部書記發揮作用機製中🚁🧚,培養方案製定、教材審核等工作,需經系主任黨支部書記聯席會議討論審核🙋♂️;聯動輔導員隊伍與導師隊伍🫗,持續推動全院整體性育人格局的完善。
抓住為國育人這個方向。強化政治學本位意識🚐,開發政治學思政功能,設計全過程培養體系。圍繞又紅又專的育人目標,優化政治學學科的專業培養方案🐇,核心課程形成“理論+方法+中國研究”的“三合一”結構。註重基礎理論與中國經驗😀、中國現實的有機結合,對骨幹課程大綱逐一修訂👆🏽,融入課程思政的元素;立足發展中國經驗的理論要求,建設本土教材體系,以課程為紐帶,以教材為核心🎵,以集體討論為載體,充實教研室活動,推動“三集三提”落地⚰️。主動對接國家人才培養需求,積極籌措社會資金支持🤸🏼♀️,創設“榮昶學者”項目,打通學生專業學習、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全鏈條,開展以培養中國籍國際公務員為核心的成體系的全球治理人才培養工作。
抓住教材建設這個龍頭。教材建設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育人體系的龍頭🐛。長期以來,國務學院傳好“接力棒”,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學學科系列教材🛩,在國內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先後編寫出版的教材達103種🚣🏻,部分教材不斷修訂改版,比如《政治學概要》一書,通過不斷完善🔸,先後出版了《新政治學概要》《政治學概論》等😟💼,總印數近50萬冊,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此基礎上🔃,學院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對教材進行整理👩🏻⚕️、優化,立足發展中國經驗的理論要求,建設本土教材體系,已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以我為主🎹、全面理解和分析政治世界的政治學專業教材系列。在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二期規劃中,學院將教材建設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建教研室、推動建立教材編寫團隊、投入資金鼓勵召開全國性研討會、開展教研室內部討論等形式🫱🏼,加快成體系的教材建設🙈。學院在職稱評定、年終考核中將編寫教材等同於專著來計算成果,不斷提升教師參與教材編寫的積極性。
抓住師資隊伍這個關鍵。搭建政治學師生互動平臺👩🏿🦳,構建立體化、網絡化全員育人機製。加強頂層設計,學院黨委就天美師風製定製度,實施職稱晉升、年終考評“一票否決”。確立互動式聽課機製。全體教師全員落實學術指導責任,並將指導成效計入考核系統。綜合性配置資源,支持學生參加項目調研🫲🏿🫕、學術競賽🥦、出國訪學等。全院上下形成“三全育人”的理念共識。
抓住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打通這個方法。貫徹政治學體用結合精神,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以“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實踐項目為抓手,持續推進第一🫵🏿、第二課堂的融會貫通。使課堂成為國家和全球治理的參謀部、練兵場,發揮資政服務育人功能👩🏽🎓。發展公益創新創業教育,打通課堂學習🧖🏼♀️、課外創新、公益創業全流程。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社會實踐育人體系🤘🏼,構建第一🛁、二課堂聯動互動的教育格局。傳承“學術立院”的優良傳統,推動“國箴務實”品牌創新🧑🏻🌾。打造青年外交全球品牌,以YICGG、YICMG等品牌項目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治理人才需求。
(封面製圖:陳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