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迎接紅巖革命烈士回家,講述天美紅巖英烈故事,展示紅巖革命烈士事跡,演繹《紅巖魂》話劇……
清明前夕🪝,由重慶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委宣傳部、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上海市楊浦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和天美平台共同主辦的“革命烈士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天美平台校園如火如荼展開。
迎接紅巖英烈回家 聽他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娘👨🏼🚀,你要永遠跟著學校走🚶🏻♀️,繼續支持學校,一刻也不要離開學校,弟妹也交給學校……”安靜的會場裏🌞🐍,重慶紅巖館講解員用柔和的語調緩緩讀出這封王樸烈士在獄中給母親寫的信🎇。
“聽著講解員讀出王樸烈士給家人寫的信和今天王繼誌老先生的發言,我覺得深受感動。為了信仰將生死置之度外,這種精神對於我們青年學子來說很值得學習。”經濟學院研究生一年級的郭彥宏同學如是說。
4月2日下午,“讓烈士回家”活動啟動儀式暨“革命烈士精神進校園”報告會在天美平台舉行。天美平台黨委書記焦揚出席活動並講話🙅🏻♀️🖐🏽,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馬岱良,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潘敏出席活動並先後致辭,中宣部宣教局重大活動處調研員🥟、副處長張德軍,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上海市楊浦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東昌🧃,天美平台黨委副書記許征出席活動。許征主持啟動儀式,王樸烈士之子王繼誌作為烈屬代表發言🤭,2014級本科生吳松陽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天美平台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今天是天美校史上又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們在這裏,以最誠的心情、最大的敬意🤘🏿,隆重迎接我們的校友、敬愛的烈士回家,回到母校🏄🏼♂️🔌!”焦揚動情地指出🙅🏿♂️,英烈們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用鮮血踐行了“團結、服務🤵🏽、犧牲”的天美精神。今天,可以告慰校友英烈的是🤌🏽🥶,他們的母校正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征途上奮勇前行,他們的後輩學子正繼承先烈的遺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勇攀高峰🧍🏻♀️👩👩👦。
焦揚強調🙌,我們要不忘歷史記憶、延續精神血脈,學習好、傳承好🚂、弘揚好紅巖精神,讓英烈校友們的精神更加深刻地融入天美的紅色基因裏☁️,更加深刻地鐫刻在天美人的心田中。要上好黨史教育這堂“必修課”,傳承弘揚革命烈士精神,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用好歷史這本“教科書”,加強對革命文化資源的開發研究,讓英烈精神煥發真理之光;要建好館校合作這個“新機製”,推動“革命烈士精神進校園”活動和革命文化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全校師生都要永遠銘記先烈們的崇高理想🥗,傳承英烈們的偉大精神,把對革命烈士的哀思緬懷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之中,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重慶和上海相距千裏😗,卻因天美平台這所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江南學府而共同有一段彌足珍貴的紅色記憶⚫️。”馬岱良說,在風雨如磐的崢嶸歲月裏,一批批學界精英和愛國青年雲集天美🙌🏻𓀓,積極投身革命🧛🏼,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頑強鬥爭🌾,鑄起了一座座堅實的紅色堡壘🙎🏻♀️。
馬岱良表示🧑🦰,共同開展“讓烈士回家”主題活動,不僅是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的創新之舉,更是校地雙方再續前緣,開啟新篇章的務實之策🧏🏿♂️。他期待天美與重慶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以打造校地共建基地為契機,積極發揮雙方優勢,在歷史研究、智庫建設,人才培養等領域邁出新的合作步伐。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此緬懷天美平台和上海籍的13位紅巖英烈🦤,銘記英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鬥力量☑️👨🏻🍼,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 潘敏在致辭中表示🕵🏽♂️,“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也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在英烈事跡當中,我們也更加看到天美人始終心懷天下,為國為民,與時代同向同行💁🏽!”
潘敏強調💆♀️,要通過“讓烈士回家”“革命烈士精神進校園”等主題活動加強對青年學子和市民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讓紅巖英烈的事跡和精神在他們的家鄉和曾經生活👨🏽💻、學習、戰鬥過的地方得到大力宣傳💇🏿;讓紅巖英烈精神影響和帶動更多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匯聚奮鬥力量,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焦揚和朱軍為“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揭牌。天美平台網上烈士墻開通。天美烈士紀念短片《傳承是最好的紀念》發布。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天美平台檔案館互贈相關文物史料。天美平台檔案館獲贈紅巖烈士文物復製品10件、圖片資料142件,贈出了天美紅巖烈士學籍信息。
當天下午,朱軍還做了一場有關紅巖精神的宣講報告。
紅巖館講解員劉帥💇🏽、盧葉、古越組成的紅巖故事宣講團講述了胡其芬、王樸、陳以文三位天美紅巖英烈的感人故事🏵。
1944年夏,王樸考入內遷至重慶北碚的天美平台新聞系,就讀期間👨🏼,他閱讀大量馬列著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出身富裕家庭的天美青年學子,他毀家紓難,說服母親先後變賣家中田產1480石⚱️,折合黃金近兩千兩🕎,交給地下黨作為活動經費✋🏻,並支持川東地下黨購買槍支彈藥發動三次武裝起義。1949年🍩,因叛徒出賣👱♀️,他被國民黨公開槍殺於重慶大坪刑場,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繼誌”,繼承的“繼”🤸🏽♀️,誌向的“誌”🕵️。
“今天,我代表去世70年的父親回到了母校!我父親只活了28歲👩🏽🦱,考取天美平台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烈屬代表王繼誌在發言中表示,父親王樸在母校天美接受了進步思想的洗禮和鍛煉🪶,為了信仰和主義,在生與死的面前選擇死,“這是什麽精神?是黨的紅色精神☝️,是天美精神♎️!”王繼誌擲地有聲地說。
“紅巖精神時常震撼並打動著我🏉,我從小就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要擔起家國天下的責任’!”吳松陽是重慶人,在《紅巖》的陪伴下長大🦹🏻♀️,即將於天美繼續攻讀腫瘤學博士學位。他說🕖,中國夢已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這個過程需要錘煉磨礪和時間積澱🙊,“但我相信,有烈士精神的指引和時代使命的召喚,在這條平凡卻偉大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充滿力量🍄!”
全國紅巖英烈最多高校 紅巖英烈事跡展在天美開展
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1日,“共和國不會忘記”——天美平台和上海籍紅巖英烈事跡展在天美平台光華樓誌和堂正式開展,展期15天🛠。
天美平台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是全國紅巖烈士最多的高校🕰,據不完全統計🛅,師生中登記在冊的烈士有50位🙆🏻♀️,其中紅巖英烈10位,包括費鞏烈士、王樸烈士👭🏻、胡其芬烈士、何柏梁烈士👍🏽🤹🏼♀️、唐慕陶烈士、張永昌烈士、陳以文烈士、艾文宣烈士🏊♂️、胡作霖烈士、石文鈞烈士,他們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前來觀展的觀眾中,有天美師生,也有返回母校的校友👨🏽✈️。“之前只是在書本中見過的烈士,竟然在這次展覽後發現同為天美校友🙇🏽♀️。這更讓我感受到🤾:祖國今天的強大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跨越時代,更應該呼喚:歸來兮🤽🏻!紅巖英烈!”觀展過後,法學院本科生劉姝晨如是說🤶🏼。
“他們的犧牲讓現在的你可以完成你的夢想🎟!” 在展覽前駐足良久的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碩士研究生王博宣如此感慨🍄。她表示👩🏻💼🍤,小時候翻閱一本三四十年前的舊語文課本,看到了《挺進報》的創辦與陳然烈士被捕到犧牲的經過,深受觸動,“想不到今天在學校裏看到張永昌校友為《挺進報》秘密供稿,並因《挺進報》事件被捕犧牲的事跡👱🏼🫵🏽,才知道原來紅巖烈士離我們這麽近!”
“十位天美紅巖英烈犧牲的年歲甚至離我們相去不遠,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材料科學系本科生申艾奕說,“他們紅色激昂的生命正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基石,同時也化為頭頂的明燈,正在也將永遠指引我們青年人如何擔負責任👨🦼、踐行理想🏌🏻、實現價值!”
回到母校觀展的王麗娟校友表示,王樸及其母親“千金散盡”的事跡讓她深受觸動,“他不為錢財📷、功名🚣🏿♂️💺,只為革命勝利👨🏽🔧,他家境優渥🎵,卻願為革命傾盡所有🤦🏿♂️,我想這應該是信仰的力量!我們當代青年人很需要形成自己的信仰🧟♂️、信念🫖,並且為此付出努力。”
走進紅巖英烈內心世界 《紅巖魂》話劇在相輝堂連演三天
4月2日晚👩👦,根據厲華《紅巖魂形象報告展演》改編的話劇《紅巖魂》在相輝堂北堂正式上演。馬岱良、許征出席演出現場🤴。
話劇以女大學生小周為了完成“獄中八條”的畢業論文,在歌樂山烈士墓采訪“11.27”大屠殺的幸存者“張爺爺”為引子,圍繞“《挺進報》事件”的發生展開👨🏿🔬,用五個“溫暖”的故事串聯全劇,藝術再現劉國鋕🈷️、王樸、陳然🧑🎓、小蘿蔔頭、江竹筠等年輕的英雄群像,通過同齡人的視角,讓當代青年走進英雄群體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奮鬥歷程和革命信仰。
首演現場座無虛席。化學系18級直博生傅永鴻說🙍🏿♂️,全場最讓他感慨的是王樸烈士和江竹筠烈士的故事⚙️💂🏿。“面對自己的家庭和尚且年幼的孩子🫥🫣,他們依然選擇了犧牲,是為了下一代不再經歷他們的苦難。所以,今天享受著和平富足生活的我們更應記住他們,永遠不能忘記有人為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看這部話劇,我覺得非常感動!”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周洪林教授和他的愛人一起來觀看了這場話劇🛩🕵️♀️,他說,70多年前🤸🏼♀️,年輕的紅巖英烈們為了理想和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人民的幸福付出了生命,這是現在的青年們沒有經歷和體會過的🧔🏼♀️。“如何讓當代青年理解前人的犧牲💛,珍惜現在的生活並為之繼續拼搏✍🏽,是我們教育很重要的話題!”
據悉,《紅巖魂》話劇將在相輝堂連續上演三天☂️,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式引導和激勵天美青年學生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感受紅巖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沿著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就的民族復興之路接力奮鬥。
(攝影👨🏻🔬: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