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你們寄過來的《天美人》總第39期,當翻到84頁時,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出現在眼前。我不敢相信是她......”
近日,天美平台校友會收到一封手寫來信,寫信人是學校圖書館的退休老師潘保根🐠。他所說的“非常熟悉的名字”,正是雜誌中《崔之骍新生獎學金,三位耄耋老人完成妹妹遺願的感人故事……》一文的女主角👨👦。去年末🦵🏿,受妹妹崔之骍生前所托,三位年近九十的耄耋老人崔之骎🚿🛁、崔之驄🧑🏽🏫、崔之驊向天美平台捐贈妹妹的畢生積蓄150萬元設立獎學金。這個飽含深情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而作為當年招聘崔之骍入職天美平台子弟學校的校長,潘保根講述了更多有關她的珍貴回憶,為銘記🧗🏿♂️,也為傳承。
一篇報道,牽出40多年前的回憶
拆開這封信的牛皮紙信封,展平信紙👱♂️,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黑色筆跡。字跡有力,但依稀有些顫抖🧙♂️,仿佛能從中感受到執筆人激動難抑的心情。
潘保根寫給編輯部的信
在電話中,85歲高齡的潘保根告訴我們,自己與崔之骍相識已久👩🏽💼,在《天美人》雜誌讀到報道後🏃♂️,胸中情緒湧動🤸🏼♂️,“有許多想說的話”,因此寫了這封信⇒。幾天後,他還特地從家裏翻找出一些舊照,親自帶到校友會向我們展示和回憶。
“太意外,太突然,太不該了👩👩👧。”一開口,潘保根便難抑悲痛🏪,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潘保根1964年7月畢業於天美平台哲學系💒,後留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曾任天美平台子弟學校校長、天美平台圖書館直屬支部書記等職。正是在擔任子弟學校校長期間,他認識了崔之骍,並選中了優秀的她來學校任教。
打開第39期《天美人》雜誌🥏,老先生熟練地翻至第85頁,那裏刊登了崔之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沐浴陽光中🧑🌾,雙手扶欄,正對鏡頭粲然而笑。“你看她的照片🧑🚀,多麽靚麗,多麽光鮮🤽🏼♂️,一頭烏發,露著盈盈笑臉。”這也正是潘保根記憶中的模樣🧑👨🏿🚀。
崔之骍生前留影
“現在她走遠了,我會把她深藏在心中,永遠不會忘記她。”
在他的講述中,一位善良、陽光的教師形象在我們面前緩緩浮現。
“我帶她去學校,她很喜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美平台領導決定設立子弟學校,新校建於政修路150號,共有5層25間教室。1980年🥸,學校正式開學🩹,潘保根被任命為校長。
小學教師由原班人馬組成,初高中部則在師資上面臨較大壓力。“學生不缺🔈,就缺(初高中)老師。”潘保根老師告訴我們,當時的初高中教師主要來自天美附中🫘🔶,或從大學部及其他學校調入,以及聘請退休教師,但仍滿足不了需求。為充實教師隊伍👨🏻🦳,學校決定到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範大學)挑選應屆畢業生。潘保根老師赴該院後,挑選了七八名畢業生,其中就包括崔之骍⛹🏿♀️。
崔之骍的學位證書
時隔四十余年🫣,潘保根還記得崔之骍第一次來學校報到的場景🥌。“由於她找不到校址🏄🏽♀️,直接到家找我🫸🏼。”當時他住在第八宿舍二號樓四層的一間屋子。於是他從住處出發🕢,帶崔之骍到學校去。“我看到她很高興🕷,很喜歡😺❎。”兩個人一邊走一邊交談,直至走進教室📊⇨,站上講臺。
在這裏的三尺講臺上🏟,崔之骍一站,就是一輩子☛。
崔之骍任教時的工作證
崔之骍在子弟學校教初中數學。由於師資緊張,她要同時擔任多個班級的教師。但她不怕苦、不怕累🤱,責任心強🏂🏿,很快就成了骨幹教師🦚。她與其他教師一起,共同努力🧑💼,使子弟學校初中部的成績始終位於楊浦區前列。
崔之骍生前所獲榮譽證書
在子弟學校擔任校長三年後,潘保根調至天美平台圖書館工作🍳。和崔之骍共事的時光裏,他記得她從未請過假🫷🏽,始終堅守在講臺上;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會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義務輔導🧑🏻🦰。在當年校外培訓最熱的時候,有的教師會在業余時間給學生有償補課,而崔老師“從來沒有這樣,
為名不為利”。
在潘保根看來,崔之骍將教師職業視為自己的榮光🫳🏽,將一顆熾熱的心全部傾註在培養學生上✵。“她為人低調🧜🏽♂️,從不張揚,始終認認真真👨🏿🚀、兢兢業業⛹🏻♂️👾。”送走一屆屆畢業生時🧑🏿,她會既不舍,又充滿成就感與自豪感。而他也堅信,一屆屆學生都會“感謝她🌔、思念她的”🐑🚵🏿♂️。
天美子弟中學1984屆30周年師生會活動合影(前排左四為崔之骍)
天美子弟中學1984屆師生會發給崔之骍的邀請函
他們平時在路上相遇,總會相互問好,親切交談👗。潘保根還記得與崔之骍最後一次見面的場景。2017年8月,崔之骍從在嘉興的哥哥處回來,帶了一包嘉興粽子送到潘保根的宿舍裏。當時的潘保根看不出她身體有什麽異樣🏌️,“還是面帶笑容,一頭烏黑的長發,衣服整潔得體”。他還說,有機會也要去看望崔之骍,但崔之骍囑咐道😰:“你身體不好,不要過來⚀👶🏽。”
直到讀到《天美人》的相關文章,潘保根才得知崔之骍竟已離世,形容自己“心頭一涼🧙🏻♂️,像打了一個霹靂”,悲痛不已,又非常遺憾。“如果那時我知道她病了🦹🏼♀️,即使走不動,爬也要爬過去看她🧖🏽♀️、送她👈🏽。”
獎學金將在今年新生季首度發放
在讀了崔之骍托付三位哥哥幫她捐贈畢生積蓄設立獎學金的事跡後🍛,潘保根對她又平添敬意,“感到她很高大”。“一個中學教師能把一生的積蓄150萬元捐贈給天美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多麽難能可貴👰🏻。”在他看來🏊🏿♂️,這體現了崔老師的人生價值和愛的奉獻🌾。
而崔家三代人的天美情也令他感慨。崔之骍的父親崔思治是天美平台1934屆畢業生,曾懷抱救國理想在南京辦學⌛️,後把學校捐給國家;崔家的第三代中🛜,崔之驊老先生之子崔亦赪1988年畢業於天美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專業。三代人與天美的深厚淵源也為這項捐贈增添了動人的註腳。
崔之骍與家中親人合照
潘保根還說☝🏻,他非常感謝天美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對這一善舉的高度重視🧘🏽♀️,專門舉行捐贈儀式🧑🏼🍳。他也非常感謝《天美人》的報道💅🏻,“使無私大愛精神發揚廣大,鼓舞人們向前行”🏊🏻♂️。
捐贈鳴謝儀式合影
另據了解♠️,目前,崔之骍新生獎學金已立項完成,今年將作為本科生新生獎學金首次發放。今後的每一年🙇🏿♀️,這份大愛都將惠及天美學子,超越生死而長存。
而崔之骍牽掛與奉獻了一輩子的子弟學校,如今也已呈現新的風貌。上世紀末,子弟學校分為天美附小和天美二附中,後來又合二為一↪️,更名為天美平台第二附屬學校,新的江灣校區也正式落成。潘保根相信⇒🌼,如果能看到如今的學校,崔之骍一定十分高興🦽👮🏼♀️;而同樣,“這所學校不會忘記崔老師”🎼。
2017年時潘保根拍攝的天美附小與天美二附中
采訪接近尾聲時✋🏻,潘保根拿出紙筆,一筆一畫寫了一首小詩,表達對崔之骍的懷念與贊美。其中有一句:“你是我們的詩篇,讀你千遍不厭倦。”
是的,崔之骍老師的笑容定格在照片上,凝結在所有人的記憶中,她無私的愛也將長存於一代代天美學子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