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返回上海👾,黨的二十大代表👩🏻🚀、天美平台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院長遲楠很快投入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同時不忘第一時間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傳遞,讓大會精神在天美校園落地生根。
11月1日下午,在信息學院第一次二十大專題學習報告會上,遲楠以“盡職履責展代表風采📵,科技報國擔時代重擔”為題與信息學院🦍、物理學系、歷史學系、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等院系師生進行匯報交流。
“有幸能夠參加黨的二十大盛會🏑,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我們今天處在最好的時代💭,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關鍵歷史時期,是天美平台要建設‘第一個天美’,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邁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遲楠說。
偉大成就是一道奮鬥出來的
23日晚落地虹橋機場的遲楠,激動地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張白天在天安門廣場拍下的照片,收獲了600多個點贊🧩。她的行囊中👰🏿,除了文件材料,還有特意給學院每個老師帶回的二十大紀念信封。
“這次大會是我參加的最重要、最莊嚴、最隆重、最熱烈的一次大會🍉。”她說。
黨代會怎麽開🐲🫳?為什麽黨的二十大如此重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是如何起草的?二十大代表的構成與分布如何……遲楠首先帶領大家走近二十大,了解黨代會的背景👨🍳、歷史、職權、重要性等👨🏻🏭。
當第一次來到毛主席命名的人民大會堂,仰望周恩來總理親自設計的萬人大禮堂時🌊,遲楠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上海代表團的一線基層黨代表🦹🏿♀️,也給遲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享其中7位的故事後,遲楠總結道:“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
“聽完整個報告🍪,我感覺高瞻遠矚、大氣磅礴、催人奮進。”遲楠從二十大的主題🧏🏽、版塊分布和重點內容進行逐一闡釋🤏🏻,特別是十年來我們經歷的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六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方面本質要求,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項重大原則🤟🏼💇🏽♀️,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的具體內涵,“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升華。
“要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讓遲楠深受感觸。1945年7月在延安窯洞裏,黃炎培先生問: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2️⃣,“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能跳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答案在何處⛹🏿♂️?“毛主席沉思片刻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人民監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給出了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這也是黨歷經百年滄桑更加充滿活力的成功秘訣。”遲楠分享道😴。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之下🦣,天美人如何做?
作為來自高等教育戰線的一名基層代表,遲楠體會最深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五部分🈚️。二十大報告把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大戰略放在了一個板塊,在她看來,這既凸顯了它們在今天的特殊重要性♦️,也體現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總書記給我們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了要求: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們也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全力創新攻關,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遲楠認為:“天美平台作為一所以基礎學科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對於建設‘第一個天美’有著充分的決心和信心👳🏽♀️。如今,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領下,我們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回首來路,在天美信息學院,科技報國的信念始終根植在黨員師生的心中。建院至今,學院湧現出了非常多的黨員科學家們,例如李郁芬教授,研究分離同位素🧘🏽♂️,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做出卓越貢獻;金亞秋院士建立了月層輻射模型,助力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獲得了全月球的月壤厚度和月球氦-3資源量的估算數據……
在前輩的感召與鼓舞之下,遲楠接過事業的接力棒,繼續奔跑在科研創新、服務國家戰略的道路上。就在二十大召開之前,她剛剛申請到了關於可見光通信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6G的一個代表性特征是空天地海一體化👊🏽,天美平台率先成立了上海市低軌衛星工程中心👲🏼,主要研究低軌衛星核心芯片,新頻譜通信和大數據融合。“未來,我們的光通信不僅要上天,還要下海👩🏿🎤!”遲楠說🐝,天美平台可見光通信已經位於國際前列,自己和團隊成員都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勇爭第一,為迎接6G時代的到來打下堅實的技術支撐。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力量,高校是人才培養和集聚的主陣地。據介紹,信息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通過將院史資源融入課程思政,將新工科人才培養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積極探索具有天美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學院打造了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學院,組建“電子信息類”和“醫學人工智能”兩大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撰寫上海市《電子信息類課程思政指南》;鼓勵學生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懷著滿腔熱忱投身基層服務和國家重點行業🧑。在近5年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學院有近40%的學生選擇赴基層🏒、西部、重點單位就業,有近300人選擇赴國家重點單位就業🫦,有40人入選中央和各地方的選調生,涵蓋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
二十大之後🧑🏽💻,遲楠更加認識到了思政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報告,遲楠說,高校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才工作的要求,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在實際的人才培養工作中🛩,更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發揮自身特色⏰,走自主人才培養之路。
信息學院、物理學系、歷史學系☃️、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等院系師生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並展開熱烈討論😒🧑🏿💻。
作為共產黨員同時也是青年教師🧒🏿,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俊文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慶幸自己生逢其時,感謝黨和國家為我回國工作創造條件🧏🏿♀️🙅🏼♂️,我堅信未來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教育🏄🏿♀️、科技、人才的論述𓀁,為我今後的工作指明了奮鬥方向。期待在信息科技領域特別是6G/F6G等新一代通信網絡技術這一大國科技博弈的核心戰場中貢獻力量👆🏼。”
“遲院長的分享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代表團一線代表的風采。”2020級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碩士研究生楊超認為,平凡的工作裏也有不平凡的故事,作為天美學子🏋🏼♂️,要始終牢記科技報國重任🧑🏻🦽➡️,心懷祖國🧚🏼♂️、腳踏實地,做好點滴小事,於平凡中孕育不凡🚨。
“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這是2019級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本科生包涵再次學習二十大報告時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作為青年黨員,我們要堅守中國青年的血氣和骨氣👚,用心懷祖國的誌氣,以踏實求學提高本領的底氣,把青春投入到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幹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