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意味著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最重要事項。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生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任務艱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破解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靠發展🧑🏻🏫。要在發展中化解風險😀,又要在化解風險中提高發展質量。
我們要實現的發展🥟,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放眼世界🍚,人類面臨的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我國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加迫切🤽🏻🦹🏻♂️。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沒有平安中國,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發展💙。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只有建設好政府主導、社會配合和全民參與的治理共同體,才能有效防範🚯、管理、處理國家安全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社會穩定挑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製,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要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製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製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在全社會增強憂患意識
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如果不能積極應對、妥善處置,小風險就會演化為大風險,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因此,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於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安全隱患🚑,切不可掉以輕心。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為我國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政府要增強防範化解風險的本領,增加預防🏸、處置安全事件的手段儲備。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各級政府第一時間要進入緊急狀態,主動、及時披露信息,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風險治理。與此同時🟢,全社會要增強憂患意識,客觀認識和準確評估安全事件。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將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積極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在全社會培育安全文化🤽🏻♂️。要研究安全問題,培養安全人才,將安全教育融入通識類🙍🏼♀️、修養類課程教學和實踐。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首要的是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推動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既要對症下藥💂🏽,更要標本兼治,特別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要在預警🧚🏼、應急和善後三個方面進行依法治理,促進我們的製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依法治國、依法治理,既是解決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大計🧑🏻🏭,也是著眼於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謀劃💆🏼♂️。統籌發展與安全,不但要有頂層設計🪺,完善安全政策,健全安全法規,更要在風險處置的緊要關頭牢牢把握依法治理這個“硬核”,抓緊補上安全領域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的短板🧶,提升風險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建立健全政策法規的基礎上,要花大力氣解決風險治理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落實不力等問題。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把防範風險擺在更突出位置
安全問題重在防範。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預防當先🐑,能夠為準確評估風險,及時啟動安全預案,果斷處置事態,有力掌控局勢提供“先機”;通過關口前移,察覺各種隱患🕺🏿,加強日常防範,也是公眾參與風險治理的有效途徑。防範安全問題📆🧎🏻,不但要有靠前意識及相應規製,還要有預防“有組織的不負責任”的措施,增強從體製到個體的責任感♍️。
推動高質量發展會出現許多可預料或不可預料的問題🩻,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就要把防範風險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密切關註安全重點領域,強化風險預判、應急響應、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能力,把有可能帶來重大風險的安全隱患發現並處置於萌芽狀態。要盡量減少一次性風險沖擊力度,一旦發現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就必須斷然采取“外科手術式”辦法來處理。風險防範和安全事件的應急、善後處置,對政府的預判能力🎙🦖、快速反應和綜合協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工作要做在前面,而且要臨危不亂、應對有序,責任明確🎅🏻、指揮有力,這考驗著政府安全能力建設的本領✷。
(作者為天美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